文化素质系列讲座之第二讲
——现代生活方式与传统文化
李淑贞教授的讲座包括两大方面:
一. 何谓“文化”
首先,我们知道文化包含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划分界限为工业革命,工业革命之前的文化是传统文化,工业革命之后的则是现代文化。“文化”很宽泛,有160多个定义,而从生活方式的角度来说,文化就是“自然的人化”。就比如说,在冬天严寒时,人们对温暖的阳光进行赞美,而在炎热的夏天,人们则是诅咒着太阳光,此中,人们对太阳发光这一很自然的现象的赞美和诅咒便是一种文化。又如,一个妇人在花园里游玩,看到漂亮的花儿,于是,摘一朵下来,插在头发上,这也是一种文化,它体现了人们的审美观。
以上从文化的阶段划分以及定义上作了一个较为简单的解释,接下来,则是用比较客观的语言解说“文化”。
1. 文化是民族的灵魂,血统和胎记。龚自珍说过“一个民族想消灭另一个民族,就要消灭它的历史,就是消灭它的文化。”文化是群体整个的人造环境,包括群体生活中所有物质和非物质产品,这些产品,往往被一代代的传递下去。《易经》曰:“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便是对其的一个诠释。
2. 理解文化,先要对“文明古国”和“礼仪之邦”进行理解。西方不称中国为“文化古国”而称“文明古国”,这是因为,“文化”在西方的本义是耕种,居住和练习,而在中国,文化在一开始就专注于精神领域。其实,在当时来说,一定程度上,西方的“文明”便是中国的“文化”。中国倡导“家国同构”,注重情理,而西方则是注重法理,这是中国的封建社会比西方封建社会长了一倍多时间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原因。而我们也不得不承认,即使我们与孔孟隔了多么久的历史长河,我们的血液里都包含他们的血液的因子。儒家思想对中国的影响是巨大的,“礼仪之邦”便是一个体现。“礼仪之邦”有三个要点,第一,尊高年。如乾隆的“兴文尊老”;第二,有理想。有名言“士以天下为己任”;第三,贵德性。“德”是儒家思想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也作为我们现代社会核心价值的一个取向被人们看重。
3. 文化是人的第二基因。我们的外貌是父母结合的产物,他们给了我们第一基因,是天生的,而文化,通过教育,传输使人达到内化,成为人的第二基因。汉武帝以“君权神授”作为自己统治的理论依据,武则天则也为自己找到“女人是可以当家”的依据,这是属于她的文化情结。而《水浒传》中的宋江之所以可以在108位好汉中坐首位,是因为他的恩义,情义,道义,仁义高人一筹。这些品质不是天生的,是后天的生活中培养起来的,属于一种文化。又如《西游记》《红楼梦》里“秉正邪两赋”之人,也很好地体现了“文化是人的第二基因”这一观点。
4. 为学体道,读书做人。“为学”和“为道”居于两个不同层面,“为学”,简单说,是做学问,而“为道”,则需要经历“求道”,“知道”,“体道”,“悟道”和“境界”五个阶段。然而我们学习生活中,往往只是停留在“知道”这个层面,却达不到“实践以提高能力”这一“体道”这一层,更不说“获得人生智慧”的“悟道”和最高层次的“境界”。作为一个有思想的人是应该终生奋斗的,为学体道就应该成为一辈子的事情了。另外,我们要做一个有德性的中国人。我们不能“读书自读书,做人自做人”,而应把书中的道理运用到做人中来,真正成为一个有学识也有高贵品格的中国人。
二. 文化由人的生活方式所决定。
1. 当代法国一个有名的历史年鉴学家布罗代尔作出了关于历史“三阶段”的划分。“三阶段”分别是“短时段”,“中时段”,“长时段”。“短时段”是指历史容易被感知的时段;“中时段”是指比较重大事件,如改朝换代要发生的时段;“长时段”则是人的生活方式形成发展的时段,也是最应该重视的阶段。
2. “生活方式”的定义。生活方式是指人们在一定的社会条件制约和在一定的价值观念指导下形成的行为习惯。
3. 衣食与文化的关系。
(1) 衣冠无语,演绎天下。“嫘祖制衣”和“上国衣冠”不但体现了这一点,也表明了文化发展的关键是要冲破血缘氏族的桎梏,转向文化氏族。而中国的以“衣衫审美”为审美依据与西方的“人体美”的审美观念更清晰的划清了国界。此外,齐桓公的“好紫”和董仲舒的“易服色”也都可以看出衣冠作为一种文化对国家社会的影响。
(2) 食为民天的饮食文化。我们中国有“嗑瓜子”和“用筷子”的两大天赋,有“无酒不成筵席”的酒文化,有“和,静,清,寂”的茶文化,还有一条有趣的健康忠告“一,二,三,四,五,红,黄,绿,白,黑”。
(3) 家是文化的一个常数,住宅囊括了我们的一切。“家”中“猪”就体现了一种生殖崇拜。
(4) 读懂“世遗”的旅游文化与生活方式。我们盖房子有坐北朝南的说法,但是我们的房子不会是朝正南的,因为,只有皇帝的居处才能朝正南。其实,最好的住房应该是南偏东15度。
笔者体悟:
听完李教授精彩的讲座,我们应该认识到“现代生活方式与传统文化”所包含的远远不止以上所记录的,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不断探索,不断实践,丰富我们的知识,提高我们的能力,让大学成为人生中最精彩的部分。
我院记者团 邱燕林
2008年4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