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介绍:
孔海钦老师,生于1963年,福建福州人。孔子第七十五世孙。我校我院兼职教授,文儒书院山长。著作有《论语课本》《三千孝弟学庸》等。
孔海钦老师的名片别具一格,除了名字以外什么都没有,他解释是为了“留给天地更多的空间”。
他身着黑色中式礼服,言行举止之中透露出谦谦君子的模样。近期,孔海钦老师与《环球人物》记者展开了一段关于传统文化的对话。
走过儒学的日子,礼源于点滴
这前半生,尽管遭逢过各种曲折,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孔海钦老师都在遵循着老祖宗的人生轨迹。
他还是3岁的懵懂幼童时,“文革”爆发。家里的长辈们被批斗、下放,书全被抄走。无纸无笔,孔海钦老师的爷爷就偷偷背着人,用竹竿在地上比划着,教孔海钦老师认字、启蒙。“家里小辈很多,可我爷爷就教我一个,可能他觉得我聪明、会读书吧。”
孔海钦老师至今还记得跟爷爷一起做木工时,“他一边拉着锯子,一边教我《千字文》。”
上过孔海钦老师的礼仪课的人都知道,他总是以身作则,将礼回归日常。他的经历是故事,更是一种传奇,分享给我们的时候,内心不免触动。
肩挑古今愁
“孔子思想对中华名族有着上千年的影响力,已渗入骨血,就像我们即使会使用刀叉,也终究放不下筷子一样。”这便是孔海钦老师把儒学比作筷子的原因。
作为福州孔子学会的秘书长,孔海钦老师从2008年起就在不同场合办过儒学讲座,2013年成立福州市文儒书院后,更是把课堂开进企业、社区、机关、监狱、中小学、大学。如今大众对孔子、对儒学的误解,他有着比一般学者更多的认识和体会。这些误解和偏差,在孔海钦老师看来,“一切一切的错,根源都在书读得太少。整个教育体系里关于科技、知识、技能的书多了,但圣贤书,哲学的、思想的,教一个孩子思考、修养身心的书少了。”
当《环球人物》中谈及对儒学的争论时,孔海钦老师的态度是肯定的,中华民族还是应该保留一些属于自己的东西。
的确如此,“今天,对儒家文化的延续,我们应心平气和地去研究,扬长避短,把一件件事情理顺。我今天做的就是这个,可能对孔子的理解,我也会有一些偏差,但我相信方向是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