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的征程,爱的奉献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中国四川汶川遭遇八级地震。六万多同胞遇难,三十多万人受伤,数百万人流离失所。短短的三分钟,美丽的家园成为废墟,亲人生离死别,无数孩子成为孤儿。灾难面前,生命的脆弱无异于狂风暴雨中飘摇的绿叶。灾难过后,生命的奇迹在延续,脆弱的心灵更需要爱的抚慰。
2008年5月21日,为了传达福建省团省委精神,我校召开了自愿者大会,号召符合条件的人员奔赴灾区,参与抗震救灾。我院应用心理学专业有6位老师当场报名参加,其他有些老师由于孩子仍处于哺乳期等原因无法参与,但仍然心系灾区。第一批心理疏导人员已于26日赴川,我院心理系的几位老师目前正处于待命状态。如果此行成功,他们在灾区的任务就主要是对灾区人民(尤其是儿童)、救援人员、公安干警、消防人员进行心理辅导和危机干预。我院副院长何少颖教授认为,在这非常时期,出现身心创伤是正常的,其中70%——80%的人群经过一段时间的自我恢复可以基本痊愈,但20%左右的人群由于自我经历、曾经有过类似的心理创伤等原因很难恢复,这部分人尤其需要专业的心理辅导,时间需几年甚至更长。何少颖教授是中国心理学会国家首批注册心理师之一,他很清楚灾区民众(包括救援人员、公安干警、消防人员和心理疏导人员本身)在心理(恐怖、害怕、内疚、自责、麻木)和生理(睡眠、情绪、头疼、筋疲力尽)方面都需要调试。“和孩子们做游戏、买一些玩具送给他们,采取绘画治疗释放感情、还有最近流行的沙盘游戏……都是治疗儿童身心的有效方法。”何少颖教授如是说道。
前不久,31名病人从四川转运到了福建省立医院,进行为期三个月的疗养。由我院心理学系11名师生组成的心理康复援助志愿者队迅速反应,目前已经投入到紧张的心理陪护工作中。这支团队里有10人是心理学05级的同学,其中,左晓萃、张常燕两位同学就来自四川成都。晓萃说,地震一发生就立刻联系家人,得知家中无事便一直关注新闻报道。她还找到何少颖教授谈起到灾区对受灾群众进行心理援助,或者暑假回家做志愿者。刚好这次有这样的机会,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让灾民的痛苦越少越好。他们从五月底就开始进入了医院工作组,虽然在陪护过程中遇到了很多困难,但是和大家在一起,晓萃对自己的工作充满了信心。张常燕则是这支团队的总组长,她告诉我们,由于家乡靠近灾区,所以自己报名参加心理陪护时特别积极,希望为灾区人民多尽一点力。她觉得自己不仅加深了对专业课知识的理解,更能从接触的病人身上学到很多东西,增加了自己的社会阅历。
此外,记者还采访了心理学系的蒋苾菁老师。“当初只在05级同学中倡议,大家报名都很踊跃,有将近三十个同学想参加。遗憾的是,有些同学在读双学位而无法报名,因为我们要求每周二、四、六的整个下午都要在。至于其他年级,04级临近毕业,而低年级的同学专业功底还不扎实,所以没有考虑。”据蒋老师介绍,省立医院的爱心病房分为治疗组和心理组,他们就属于心理组。由于人手不够,他们目前主要对五个病人做陪护,10名同学分成2人一组,分别为一名病人做心理陪护,何少颖、赵凌波(心理学系主任)、蒋苾菁三位老师则为同学们的心理陪护工作进行督导。第一批师生陪护一个月,后续过程可能会增加人手。出于工作的保密性,蒋老师不方便透露工作细节,但他们每次工作结束后都会向医院的心理干预组汇报工作,晚上回来后师生再通过网络详谈白天的工作。“不管是建议还是困惑,我们都可以说出来,而老师一有新讯息、新技术,也立刻毫无保留地传给学生。这样群体性的讨论,为的是让同学在下一次的工作细节上做得更好。其实在团队中,个人的成长是更快的。”蒋老师坦言,学生在心理陪护工作中进步很大,也具有很强的好学精神。她说,学生不仅给予灾民一定的帮助,献出自己的爱心,还深入理解了自己专业课的知识,将理论、技术运用于实际。
赞许之余,蒋老师也流露出对学生的疼惜之情。“有件事情让我觉得特别感动。上周六有个学生说:‘我已经啃了好几天面包了。’我很心酸,别人可以吃上热菜热饭,而我们的学生志愿者却只能啃着干硬的面包。而且,他们在学校该完成的学业一点也没有落下,真的很不容易。”而张常燕同学也说,心理陪护是从下午两点半到五点多,有些同学周二、四晚上有课,也只能不辞劳苦地转车赶到省立医院,晚上再赶回学校,面包当晚餐也就在所难免了。但是,这支心理康复援助志愿者队却任劳任怨、团结协作,用爱缓解灾民的伤痛,义无反顾地踏上了心的征程。